贵大新闻网讯(文字/刘利利 学生记者 刘丽 摄影/游筱 学生记者 严艺钦)9月1日,首届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峰论坛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召开。本次论坛由我校携手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单位举办,以“低碳绿色、创新发展”为主题,以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积极探索“双碳”背景下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发展,论坛以线下线上方式开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任南琪,贵州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副厅长叶栋槺,新加坡国立大学Sibudjing Kawi教授,联合国人居署北京办事处主任张振山,加拿大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院长陈国华,美国人类生态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生态学终身教授李百炼,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浙江工业大学西南研究院院长周春松,日本东北大学李玉友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全燮教授,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周岳溪研究员,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赵亚乾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王爱杰教授,清华大学王建龙教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剑桥大学韩梦瑶研究员,南京大学钟寰教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郑沁敏博士,我校副校长周少奇、陈祥盛,我校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付勇,贵州喀斯特环境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吴永贵教授,我校刘宝军教授等专家参加会议。会议开幕式由周少奇主持。
任南琪在致辞中指出,自2020年“双碳”计划提出以来,中国的各项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并取得显著成果。本次论坛以“低碳绿色、创新发展”为主题,是符合多方环境生态领域的大势所趋,希望各位专家学者在以“双碳”战略背景下多提思路、多出主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叶栋槺指出,国内外知名学者汇聚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永久会址,为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建言献策,必将极大推动生态环境区域化和国际化覆盖,促进贵州及港澳台、东盟、“一带一路”等各区各国积极探索“双碳”背景下的环境生物新技术、新能源及生态文明发展。
陈祥盛向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他表示,贵州大学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在冈比亚大学设立孔子学院、美国普莱斯比学院设立汉语教学中心,分别与美国、英国、加拿大高校合作举办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2008年至今,学校已连续15年主办、承办、协办了“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动。本次论坛以“低碳绿色、创新发展”为学术议题,将国内外知名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环境生物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将进一步促进贵州大学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不断提升学校的对外交流合作水平。
本次论坛共举办10余场专题学术报告,张振山、任南琪、陈国华、李百炼、周春松、周少奇等专家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
(转载自贵大新闻网讯 )
编辑:李媛
责编:周斌
编审:洪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