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外事新闻

山海相连心相系 黔程似锦筑梦圆

时间:2017-08-01浏览:579

2017727日下午,为期10天的“2017·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活动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圆满落幕。

719日台湾师生们抵达贵阳机场,到727日的成果展及颁奖典礼,黔台师生们在贵州黔东南等民族地区亲眼观看、亲耳聆听、亲身体验苗、侗、水、布依等少数民族精湛的传统工艺,并在两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带着灵感和设计思路,在工作室实际操作完成了他们精致的作品创作,为此次活动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

720日在北校区文化书院举行的开营仪式上,领导及来宾都表达了他们对此次活动的信心和期望,充分肯定了活动开展的意义。当天黔台师生们赴贵州民族民俗博物馆及多彩贵州文创园区进行参观,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整体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与认识。

721日至24日,黔台两地高校52位设计类专业师生,奔赴黔东南州实地搜集资料。团员们先后深入黄平县飞云崖、雷山县郎德苗寨、丹寨县、三都县等我省非遗保护地,细心观察苗家刺绣人、革家蜡染人、黄平泥哨工艺传承人、银饰纂刻人等非遗人的现场工艺展示,与非遗人进行交流互动并亲手体验工艺制作。

在郎德苗寨参与了“十二道拦门酒”、篝火晚会等民俗活动;在丹寨县亲自体验了古法造纸的“抄纸”工艺,亲手制作了蜡染;

在三都县参观了水族马尾绣的家庭藏品展馆;在肇兴侗寨欣赏《侗族大歌》等歌舞表演和古建筑群;在岜沙苗寨感受世界上最后一个持枪部落的民族文化。

72526日,大家回到贵州大学美术学院进行作品设计。经过48小时废寝忘食的讨论、效果图制作、文字编辑、3D模型打印等流程,四组同学最终顺利地完成了作品设计。

727日上午在美术学院一号楼放映厅的成果展示上,设计系系主任周子鸿老师主持评展,中国文化大学和贵州大学的四名带队老师及两地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来自贵州民大、贵州商学院、贵州师大、遵义学院的8名设计专业老师作为评审参加了成果展。

   同学们的设计报告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组导师:陈俊豪(中国文化大学)

第一组成员:陈晴蓉  罗章兰  雷啟云  吴高平  江逸筠  赵思涵  

于雅纶  陈夗媃  娄静  

 

第一组的创作主题是“黔城似锦”。谐音“前程似锦”,黔城指贵州,锦指锦绣。LOGO为苗族的崇拜物锦鸡图案。设计元素是以蜡染蓝和刺绣红为主的24种“贵州色彩”。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建筑、象征物、饮食、技艺等里面进行元素搜集,将其文化色彩提炼出来,将概念延伸设计成居家实用的产品,将文化带入大众生活,让非少数民族的人们能够更加认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产品包括染娘手套、防滑静音鞋、防蚊手环、空间植栽等,充分体现了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融入贵州居家生活的设计目标。

 

第二组导师:施昌甫(中国文化大学)

第二组成员:王涵湘  赖昱璇  张凯强  王建成  袁勋  章古伦  

李哲芳  陈慧娟  赵奇  雷艳

 

第二组的创作构想是“璞寨”。认为贵州少数民族文化就像山中的璞玉一样原始美好。关注点是人,注重人们的行走方式、食物、民俗表演、工艺作品等。同样通过色彩计划,让文化工艺设计产品融入更多的纯真与创意,传达专注、深刻体验美感传承的生活态度。原型制作包括纯粹旅图、觥、璞扇、票扇在内。把少数民族标志性物品如牛角等设计成贴近生活的现代实用品。

第三组导师:李莉(贵州大学)

第三组成员:李豫施  徐若瑜  宋阳  刑琪琪  唐旭玲  陈世芳  

林宜儒  周文媛   洪志中  蒋波

 

第三组的创作思路是“黔.锦”。LOGO为繁体的“參”,加上一些独特构思,展现出“一群各有所长的人为了同一目标而努力”的精神。品牌设计是从出租车里观光客的角度出发,将传统和现代结合,利用文创商品,推广非遗文化。结合鹡宇鸟、蝴蝶妈妈、草等图腾,汽车产业及观光路线,考虑功能性与价值。产品包括汽车安全带套、护肩套、抱枕等车饰都赋予了少数民族元素。来自台湾的李豫施同学用幽默风趣的报告风格给大家延伸了需求分析、收益流、4P理论等专业的产品营销知识。

 

第四组导师:王旻昱(贵州大学)

第四组成员:林羿含 许玄淳  庄智超  杨圣洁  张可心  王琼  

林臻  向超男  周钰筑  薛振威

 

 第四组的文创设计动机是有效将苗族刺绣与银饰彻底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以及融入非遗传统工艺的传承概念,诱发年轻族群对于传统工艺的兴趣。将苗族人的神物蝴蝶、苗寨的守护神枫树、作为崇拜物的牛图腾等民族元素结合现代科技,设计出卷线器、手机壳、移动硬盘、名为“newer”的伸缩蓝牙耳机等一系列日常用品,展示出细致精美的效果图,兼具实用与美观的特质。

 

同学们成果展示后,“2017·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结营暨颁奖仪式在贵州大学美术学院一号楼举行。贵州省台办副主任代玲,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宋宝安,贵州省台办交流处副处长杨锐、贵州大学港澳台办公室主任洪云,中国文化大学驻大陆代表蔡佳麟等领导及来宾参会。

 

领导及来宾参观了黔台学生工作坊作品展,对此次活动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结营仪式上,宋宝安表示了对大家顺利完成文创作品的祝贺,肯定此次活动达到了加深彼此了解、增进友谊的初衷,希望此类活动可以继续办下去,打造精品。代玲受省台办主任周素平委托,对黔台师生们的努力与付出表示感谢。他表示,活动的显著成效得力于两地师生的积极参与,开启了黔台两地交流合作的新篇章;活动主题让两地青年同学共同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培养艺术设计美感;还强调活动让两地师生看到了贵州今非昔比的新面貌,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两岸交流,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来贵州看看。蔡佳麟代表全体参加活动的台湾师生诚挚感谢国台办交流局、贵州省台办对活动的大力支持,感谢贵州大学的精心策划和悉心照顾。通过参访,感受到贵州的发展中有很多机会和舞台,希望未来台湾同学们可以共同参与。两地学生代表积极发言,同学们激动地介绍了参与活动真切感受,认为这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从匠心精神中找到了许多设计灵感,激发传统工艺与科技生活的结合。最重要的是两地同学相互交流学习,共同进步,结交了新朋友,是很有价值的人生经历。

仪式上颁发了学生结业证书、设计指导老师感谢状、师生设计成果获奖证书。四组同学分别获得了“最具感染力奖”、“文创概念奖”、“市场潜力奖”、“非遗传承奖”等奖项。

 

在集体合影中,“2017.多彩贵州非遗传统工艺工作坊夏令营”活动顺利落下帷幕。几天的朝夕相处,师生们依依不舍,共同寄愿“山海相连心相系  黔程似锦筑梦圆”。

 

 

                                                           文字:毛星月

修订:贵州省台办